3月11日,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山大学原校长王珣章教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陆勇军教授、李文均教授,广州开发区惠企政策促进会会长陈永品博士等专家学者一行赴吉赛生物开展座谈交流。吉赛生物CEO刘明携团队出席座谈会,双方围绕环状RNA药物开发、合成生物学产业布局及校企合作方向展开深入探讨。
王珣章教授指出,环状RNA作为新一代核酸药物平台,稳定性高、制备成本低的优势有望在动物疫苗领域发挥巨大潜力。他特别强调,近期两款环状RNA药物相继获批进入IND,更加坚定了这个新兴赛道将会成为核酸药物领域新的增长极。
陆勇军教授结合中山大学牵头筹建广州市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创新中心的背景,提出可探索微生物工程与环状RNA的结合路径,例如利用工程细菌的外膜囊泡(OMV)包裹技术实现RNA高效递送。微生物改造技术已取得突破,与环状RNA的协同应用或将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李文均教授从学科融合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他认为,工程化环状RNA技术属于合成生物学领域,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吉赛生物应持续发挥企业优势、校企联动,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
陈永品博士指出,吉赛生物要抓住“政策赋能”,紧跟新兴产业扶持方向;要强化“经济赋能”,讲好企业故事引入资本力量;要深化“场景赋能”,依托中山大学资源拓展合作网络,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工程化环状RNA技术是解决核酸药物“卡脖子”难题的关键方向,期待吉赛生物与中山大学深化合作,在技术研发、人才引育、政策对接等方面形成合力,为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